双十一实测
APP十分钟内多次读取相册
“双十一”来临,记者实测多款购物App发现,打开拍照识图功能未实际拍照情况下,关闭应用后淘宝、京东等均多次读取照片使用相机。
在模拟在淘宝、京东、当当浏览时,使用了一次拍照识别功能,但并未打开相册,十分钟后,关闭所有后台应用,发现上述app不止一次使用相机并读取图片,而且还是在app已经关闭的时间进行的。淘宝5次读取照片,7次使用相机,京东4次读取照片,7次使用相机,当当4次读取照片,3次使用相机,每次时间长度在10秒到50秒不等。
除了这几个软件,微信、qq、小红书等也存在多次获取照片、访问通讯录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后台行为,都是在未明确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发生的。
手机闲置的时候也在读取手机信息,用户并不知道aqq读取照片、访问通讯录、获取位置是在什么时候又要作为各种用途。
律师表示
应用软件获取用户信息,必须在法律允许、用户同意的范围内,并遵循适度原则。对于系统权限保护的个人信息,软件应充分明示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能调用这些权限获取个人信息,并应确保获取的范围、频率、方式符合最小必要的原则。对于用户主动录入的信息,应当充分说明录入的合理性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给予用户选择是否录入的权利。对于软件使用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应该做到明确告知用户,并说明后续的用处。
快递单
双11快递单的“抽iPhone”是假的!
近日,有消费者对记者反映,自己的快递单上出现广告,标注“你有1箱方便面待抽取”,扫二维码进行抽取,但实际上根本就抽不到。记者试验多次,最后奖品全是借贷、理财等“奖品”。
针对快递单上印广告一事,记者联系了某快递企业的客服,有客服人员表示,一般是商家广告,有可能是商家的活动标签。如果说在包装箱上张贴的“小广告”,有可能是商家行为。那“广告和快递单融为一体”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快递单是谁提供的?某快递企业客服回应称,“我们公司快递面单信息正常情况下是手机号、地址、收件人和单号,其余信息不用理会。”
律师表示
在快递单上印广告没有问题,法律上没有禁止性规定,只要广告内容不违法就可以。
双十一提醒
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01
疫情期间,多人收到这样的快递后,要隔离一周......
近日,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北晋州等地,均发现部分商品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全国多省紧急追查涉疫快递,还有网友因接触涉疫包裹导致健康码变黄,甚至居家隔离一周。
提醒:关注自己快递包裹的原发地和集散地是否在中高风险地区;收取快递包裹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开取件高峰,不要把快递外包装带回家,拆完快递回家后,及时洗手消毒。
02
你购买的商品真的优惠了吗?
消费价格战实际上布满消费陷阱,有些商家会先涨价再进行打折销售,这样一来双十一活动价与平日价格无差,甚至更高,还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虚假降价,价格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提醒:商家虚标原价、明降暗涨的行为构成欺诈的,买家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与客服协商沟通,要求“退一赔三”;协商不成的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并索赔;如果数额较大要进行诉讼的,可以咨询律师。
消费者要保留好消费凭证和沟通记录,最好收集商家在一段时间内的销售价并截图,关注卖家对商品价格是否有误导性言语。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体育场路航空城商务楼四层
法律咨询电话:0379-63333878
服务监督电话:15225518718
guangfal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