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路塌陷,轿车掉入坑中,如致人受伤谁承担责任?
2022-06-22 14:38:03
来源: 作者:
正文共189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6月21日8时许,洛阳市中州路路面出现道路塌陷,塌陷位置处于道路正中间,占据了两个车道的宽度。一辆白色轿车掉入塌陷的坑中,车辆底部朝上。有人从车中逃出,在周围市民的帮助下,被拉出塌陷的深坑。据了解,塌陷的位置位于中州路建业凯旋广场门口。事故发生后多辆消防车赶到现场进行抢险,该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车辆暂时不能通行。洛阳市城建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该事故已经交由相关单位进行维修处理,正在积极抢修当中。

据报道,6月南方多地受降雨影响,G238广东省河源市和平段发生路面塌陷,公路通行中断。数月前,北京朝阳一老太太散步时,掉入塌陷的坑洞内,所幸路过的人报了警将老太太救出,仅受到一些擦伤。全国各地都出现过路面塌陷的情况,因塌陷造成的伤亡事故更不在少数。路面塌陷致人受伤,谁承担侵权责任?可以主张哪些赔偿?结合案例给大家讲一讲!

● 经典案例
石河子某公司的秦某与同事张某在工作完成后驾车返回途中,由西向东超速行驶至某路段时,因路面沉陷致车辆自翻,司机秦某当场死亡,乘客张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法医检验后认定,张某系交通事故致胸部脏器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死亡。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秦某驾驶机动车未确保安全且超速行驶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负此事故的主要责任;公路养护单位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修复道路消除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应负此事故次要责任。张某家属将秦某妻子李某和公路养护单位及第三人养护管理所告上法庭,要求各方被告承担责任。
庭审时,李某表示自己同意赔偿,但现在没有经济能力。
公路养护单位辩称,其是从事公路养护、维修的施工企业,不是事故发生路段的养护管理者,因此不应当在事故中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人养护管理所陈述,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属于软基路段,路面自然沉降,发生事故是因为地质原因造成的,路段上设置有软基路段的标示牌。软基路段可以通行,但要根据标牌限速行驶,秦某超速行驶发生交通事故和第三人公路养护管理所没有关系。主张其没有过错,在本案中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交通事故肇事者秦某驾车未确保安全且超速行驶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负有主要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秦某此次驾车出行的目的是为个人及家庭谋利,其在此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由被告李某对原告一方的损失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责任比例确定为85%。
第三人养护管理所作为事发路段公路的养护管理者,负有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的法定义务。据查明事实证明其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以及没有及时修复道路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养护管理存在瑕疵,对事故的发生存在相应过错,应当承担15%的责任。
养护管理所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维持原判。

● 法律知识
关于路面塌陷致人受伤的或其他设施倒塌、塌陷致人受伤的案件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那么谁来承担责任?可以主张哪些赔偿?
首先要确定责任主体。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能够证明不存在质量缺陷的除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外。”
结合上述案例来看,原告张某的家属起诉了公路养护单位(管理人)、第三人养护管理所(管理人)及肇事司机的家属(侵权第三人相关人)。
其次,要看有无责任及责任的比例划分。主要看事故发生的原因,比如是否存在超速超载超重等情况;是否设立明显警示标志;施工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标准等。一般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时按照事故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比例。
最后,当事人可以主张哪些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 提醒您
日常出行要避开低洼积水及明显出现坑、洞、松垮问题的路面。如不慎遇险,要冷静处理,尽量保存体力,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息,等待救援的同时正确自救。
END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综合整理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错误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